吉林日报:东北师大“微心愿”助学平台圆困难学生成才梦

原创文章 分类: 点击数: 2014-07-01

本报讯(记者陈林华)近日,一款名为“微心愿”的按需助学平台风靡东北师范大学校园和全国各地的师大校友会。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鼠标一点”,在网上倾诉后马上就可能“如愿以偿”。

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全球文明史专业学生张宗华老家在河南洛阳农村,父母年迈多病,无劳动能力,全家人一直靠姐姐和姐夫的帮助勉强度日。2012年,姐夫的病逝让两个家庭几近崩溃,张宗华一度想放弃读书,学校老师知道后,第一时间通过国家资助为她解决了困难。对于张宗华来说,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史记》一直是心底的梦想,但经济的困窘让她不得不把这个愿望深埋。

通过“微心愿”助学平台,历史文化学院1991届校友、东北师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巨河得知并毫不犹豫地认领了张宗华的心愿,在张宗华生日这一天送给她一套《史记》。“我有责任和义务去满足你的心愿,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收获和快乐,所以你的接受也是一种付出。正因为你有了这样的心愿,我们才有了这样的行动,也正是这种行动把校友和在校生的关系有机链接起来,让我们毕业了20多年的人再次深切感受到与母校、与在校生的亲情,非常有意义。”张巨河的话代表了许多校友的心声。

“真没想到,在我生日这一天,不但学校老师给我送来了师兄的礼物,还和师兄进行了一次正能量的成长对话。”张宗华动情地对记者说。

实际上,东北师大每年约有2000余名像张宗华一样家境贫寒的学生,虽然依靠国家资助政策健康成长,但还有一些小心愿——大多是心系他人的心愿,需要凝聚更多人的力量帮助他们实现。为此,2014年5月,东北师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校友会联合推出了全国高校首个“微心愿”按需助学平台,全校297个特别资助对象第一时间通过该平台提交了自己的梦想。

“我有一个远房的弟弟,家庭特别困难,今年十二岁,身高一米七以上,母亲在他五岁时就去世了。父亲在外打工,他在学校寄宿,一直梦想着有一个自己的篮球。希望学校能帮助我为他买一个篮球,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他的爸爸,还有好多人在关心着他。”

“爸爸是长春人,母亲是江西人,因为家境贫寒,来长春21年了,母亲只回过老家一次。2013年,母亲患病去世了。我的心愿是希望有人能送给我和弟弟去江西的往返火车票,替妈妈尽孝道,在2014年暑假回江西看望外公外婆。”

……

一个个朴实无华的心愿催人泪下。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是微弱的,但大家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却可能是伟大且令人震撼的。通过微心愿助学平台,一方面可以把校友和爱心人士的爱心凝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资助育人合力;另一方面,通过帮助学生实现源自内心的小小心愿,激励他们爱国感恩、自立自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李老师介绍说,微心愿按需助学平台不是一个短期的活动,而是一种长效的资助方式,它将作为新的助学模式持续开展下去。

长春市宝利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宝利在实现经济学院2010级本科生董文博的“微心愿”之后,再次认领30名学生的“微心愿”。李宝利表示,这些“微心愿”对自己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在学生那里会显得格外珍贵。自己也年轻过,也拮据过,知道一个小小的想法或心愿不能实现的滋味,尤其是面对这些朴实的心愿,更有责任帮助学生实现。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困难学生在“微心愿”助学平台(http://wxy.nenu.edu.cn)上许下了自己埋藏已久的心愿,或为自己,或为家人,或为同学和朋友,每个心愿都凝结着一份真挚的期盼与一个动人的故事。越来越多的校友踊跃认领心愿,表达他们对母校深深地感恩与眷恋,以及对学弟学妹们的关心与爱护。同时,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并参与其中,传递正能量。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6426号 邮政编码: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