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举办“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建设理论研讨会”

原创文章 分类: 点击数: 2019-12-23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好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12月21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主办的“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

来自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华大学、长安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的资助工作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共分为三个主题。一是关于高校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建设研究。清华大学王俐从明确内涵、关注理念、完善机制等方面,结合清华大学发展型资助育人实践体系,提出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路径。东北林业大学玄凌从资助育人重说教缺引导、资助育人体系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出发,提出建立资助育人指标动态评估机制、资助育人教育引导机制、资助育人监督反馈机制。东华大学杨雨琼以“慈善文化教育”为主题,强调要营造校园慈善环境文化、强化校园品牌文化、构建校园标识文化。二是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热点难点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徐喜春通过案例分析,对高校资助工作隐私权的适度边界问题提出前沿性思考。长安大学徐英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要实现“保障型”到“成才型”的资助育人体系转变。三是关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周赛君以学校实际工作为例,详细介绍慈善爱心屋、勤工助学等资助育人特色实践。陕西师范大学蒋毓新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目标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发挥引领作用四个方面提出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东北师范大学连那针对立德树人如何融入高校资助工作展开探索,围绕东北师范大学“双线资助”模式进行阐释与剖析。

研讨会上,学校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金昕致辞。她指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各地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面向未来,我们需进一步回答好“为什么资助育人”、“什么是资助育人”、“如何资助育人”三个理论性问题,着力解决助困与育人“两层皮”、学生内在需求与外部教育供给不匹配、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不同步的三个矛盾。随后,金昕为承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东北师范大学)2019度资助育人专项课题的负责人颁发研究员聘书。学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唐德先主持开幕式。学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王娜,校团委副书记王宝鑫出席研讨会。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执行副主任任志锋作会议总结发言。

2018年底,教育部为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有效实施,面向全国设立20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是唯一以资助育人为建设方向的创新性研究型工作平台。该中心聚焦高校资助育人理论研究、咨询服务、统筹协作、互动交流等职能任务,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全国高校资助育人理论研究高地、咨询服务平台、协作示范基地和培训交流中心。